广州旅游观后感
-
广州旅行的那些感受
每次旅行结束后,留下的往往只有疲惫感。特别是搭乘晚上的航班回家,到家洗漱完基本已经接近凌晨,反正睡不着,索性记录一下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。
-
粤语的温柔与本地人的“凶”
虽然我一直觉得粤语听起来很温柔,但发现广州本地人普遍说话风格比较直接甚至有点“凶”。这或许是一种误解,但也让我印象深刻。 -
美食的丰富与局限
广州的美食确实种类繁多,但总结下来,主要还是以牛杂类和甜水类为主。虽然选择多样,但难免让人觉得有些单一。 -
老旧的市中心建筑
某些城区的市中心,房屋显得非常老旧。不知道是因为拆迁成本太高还是其他原因,如果是其他城市,可能早就拆掉重建了。 -
大老鼠的震撼
广州的老鼠真的很大!大到让我一度怀疑它们是不是快赶上小猫的体型了…… -
实体店的繁荣与萧条并存
广州的实体店数量非常多,有些店铺充满年代感,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记忆里。比如我住的酒店楼下就是一个电器市场,但看起来生意并不好,总是空荡荡的,只有老板一个人守店。 -
提前想回家的心情
这是我第一次在旅行途中想要提前回家。原本计划三天的旅程,却因为天气原因变得不太愉快。第一天大雨,天气闷热,第二天和第三天又突然降温刮风,十字路口像台风一样。阴天让很多景点都失去了光彩。 -
机场与地铁的老旧感
广州的发展速度很快,但由于机场和地铁修建得较早,给人一种略显陈旧的感觉。 -
酒店房间的小巧
广州的酒店房间普遍较小,两个人加上行李箱就会显得非常拥挤。这点让我想起了香港和澳门。 -
窗花的独特风格
我觉得老广的建筑风格重点体现在窗户的窗花设计上,非常有特色。 -
糖水与牙齿健康
广州的糖水甜品店随处可见,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在吃。我不禁好奇,广州人的血糖水平和牙齿健康状况是否依然良好? -
水牛奶的来源
街上有很多卖水牛奶的地方,按理说奶牛应该生活在北方草原地区,难道广州也有养殖场?这让我感到十分好奇。 -
菜价的意外惊喜
本来以为广州跟香港一样,蔬菜比肉类贵(因为去吃面的时候几乎不放菜),结果去了菜市场才发现青菜的价格其实并不高。
以上就是我的一些零散感受,纯属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。
补充两点:
-
抗冻能力的差异
广州人似乎特别抗冻。我个人穿两件衣服都觉得冷,但街上很多人穿着短袖短裤,马路上能看到跨越四个季节的服饰搭配,真是令人哭笑不得。 -
马路灯设置的疑惑
对于广州的马路灯设置,我始终有些不解。直线人行道和横线人行道似乎是同时开放的,导致走到后半段时人群经常撞到一起,体验感不太好。
希望这些记录能给即将前往广州的朋友提供一点参考!
-
-
同感,最大感触:1就是废弃楼房太多了,不明白为什么不拆。2是电动车和三轮车不走非机动车道,反而走在行人道,而且速度特别快,我带着老人,随时要提防后方呼啸而来的电动车三轮车,简直没处可走。3是来了以后一直都是打车,出租车司机都特别沉默,有时候主动和他们搭话,他们也回应得很少,这也是让我感到奇怪的地方,可能他们对外来游客真的厌倦了。相比较北京的话痨的士司机,还有重庆的司机也很能聊,对其他地方很感兴趣,聊起来滔滔不绝,广州的司机真的很沉默,是太累了吗
-
广州的司机有边界感,聊那么多干嘛啊~~我是乘客可不想司机话那么多,烦。
-
我也是个在广州的外地人,我觉得广州的精髓是公园。全中国只有北京,广州有这样的公园,人文底蕴。但北京和广州的公园又不同
-
在广州逛公园确实挺好的,但游客一般不会选。
-
写得挺好的,最好多点这样的贴,看广州市政府有没点羞耻感,除了个别地区,到处破破烂烂。不过如果来旅游,珠江新城走走过江看看广州塔,越秀公园和附近白云山的走走,比如兰圃啥,比如麓湖旁边旧的美术馆,是有意思的,如果想看展览,海珠新美术馆,荔湾新三合一馆,都是可以呆一天的地方
-
市政府有啥羞耻的,拆不起没办法咯,交那么多钱给中央,还要各种出钱出技术支援外地但凡广州不出那么多钱,自己早发展得更好了